backgraound-image

AI 能否取代人类工作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是“ AI 能否取代人类工作”,而不是“ AI 能否取代人类”。因为 AI 和人类本就不是相同的东西,取代无从谈起。一般来说,这种预测性问题都是模棱两可的,得不出较为具体的观点。唯一能知道的是,AI 能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正在缓慢发生。

主要观点

image.png

第一个派别是能取代搭配悲观,顾名思义,就是 AI 能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失业,并且这样很不好,我们大部分人会很惨。

第二个派别是能取代搭配乐观,AI 取代了大部分人的工作,这不是坏事,反而是个好事,因为它给实现某些人类理想,比如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

第三个派别和第四个派别都认为 AI 不能取代大部分人类的工作,但是它们两派之间,对这一前景抱持着不同的态度。

能取代且悲观

卢德运动:当年 19 世纪的时候就有所谓的卢德运动,也就是一帮手工业者看着纺织机会取代他们的工作了,于是纷纷跑到工厂里面去搞破坏,去砸纺织机。 福利社会:除了国家介入来发钱了,现在有些资本家已经自觉给国民发钱了,OpenAI 公司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除了做 GPT 这个项目,他现在又在做另一个项目,叫做 World coin,翻译过来就是「世界币」的意思。奥特曼预测到未来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少数精英利用 AI 就创造了全社会最主要的财富,那作为这个人工智能企业的企业主,奥特曼就准备给所有人都发钱。你只要注册一个 World App 的这么一个 APP,用眼球虹膜登录,意思就是只要系统识别你是一个人类,就直接给你打钱。

主张

批评

取代且乐观

美国经济学家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提出过一个说法叫做「数字化雅典」,也就是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为什么诞生出那么璀璨光辉的哲学、科学、数学、文学、艺术?那是因为雅典公民不用上班干活儿,脏活累活都甩给奴隶们干了,于是雅典公民才腾出大量的闲暇去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当然,让人做奴隶是不人道的,但我们现在可以把脏活累活都甩给 AI,于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我们再也无需为生计而奔劳,闲下来的我们就可以出于自我实现而去做自己喜欢的劳动,去进行创造。 其实,有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穷才造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 AI 的发展使得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丰衣足食,那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就跟着高度发达了。

主张

不能取代且乐观

统计学家纳西姆·塔勒布等人做过统计,美国最富有的 500 个人里,90% 以上的人是在最近三十年内才刚刚崛起的新富,这跟欧洲那些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因而社会流动性较低的国家比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1/3 最富有的欧洲人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属于最富有的家族了,这就是所谓的 old money 老钱,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铁饭碗的意思,动不动就是好几代人都霸占着首富的位置。而美国的情况告诉我们,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拉大贫富差距,反而打破了铁饭碗,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主张

不能取代且悲观

主张

个人理解

如上,不能取代的观点其实很乏力:根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已达 1.19 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 67.4%。而个体工商户从事的劳动如小规模生产,销售,服务,运输,建筑,农林牧渔等,据个人经验来看,都是重复劳动,而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工作,基本上在渡过前期后都是机械式劳动。这些岗位的消失,并不能让这些人从事更为高级的劳动,消失和新建不是一个数量级。

那能否诞生通用人工智能呢?从已知科学的角度上来说,基本微粒可以构成万事万物,不管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实体还是精神,都是由基本微粒构成的。这就说明是不是只要知道每一个基本微粒的存在状态,就能合成任何事物?是不是已知一个基本微粒的状态,就必然可以预测它未来的所有状态,而不带一点不确定性?但实际上存在三个问题:

  1. 已知夸克是最小的基本微粒,但夸克是否可分?分了之后是否还可分?这目前无法得到肯定答案。
  2. 事物普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得到基本微粒的运动轨迹,只能无限趋近。
  3. 若已知的基本微粒构成事物,当微粒数量增加的时候会出现某些在小尺度上不存在的特征。

由此可知,当且仅当在孤立系统中才会存在确定性,但现实中并不存在孤立系统,只能通过逼近的方式进行描述。数学采用抽象的概念构造模型,而模型是物理中对现实生活的抽象,以此构建定律来描述现实世界。事物运行本身有无规律,和事物的规律,我们没法描述。管中窥豹对于我们来说和不知道并无区别,可以断定的是目前人类绝无可能达到全知全能境界。

人类不可能全知全能,有没有一种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创造出了人工智能呢?个人觉得在我有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在工程上,在科学哲学上,无一不在昭示我们的理论就是在给模拟的现实打补丁,世界有多大,人类就有多无知。

既然无法存在通用人工智能,那凭何敢说出 AI 能取代人的工作这样的话?因为根本不需要通用人工智能就能替代绝大部分人的工作。 通过人为建立标准化流程,将变量尽可能限制死即可。 生产环节有流水线,运输环节用智能道路,销售环节用虚拟助手等。如今存在的许多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异化了的工作,这里又讨论远了。

目前 AI 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个人的生产力,使得中高级工程师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低端的重复性劳动得到解放。这意味着,个人的能力足以媲美以前一个团队的能力,具备单兵作战的各项能力了。而大公司不再需要这样的低端人力,个人品牌和服务的建立成为未来的主流。但无可无奈的是,这将进一步造成阶级分化,财富进一步集中。

参考资料

WD